佛山三水“西甲”21年一座城的湾区足球梦

英雄帖的“目的地”,是那座名为云秀山的山。山下有一个万人体育场,2002年以来,佛山三水“西甲”从这里破土而出、拔节生长;佛山人对草根足球的热爱,也在这里交汇、激荡。

每年夏天,都会有数以万计的球迷奔赴云秀山,赴一个“西甲”之约。“西甲”即佛山三水“西甲”足球联赛。这个联赛开放而包容,业余球员可以来,职业球员可以来,外籍球员可以来,市外球队也欢迎来。

从名不见经传,到享誉广佛地区,再到在2022年受到央视关注并全网爆红,“西甲”之约陪伴着佛山草根足球运动一路拔节,而属于足球的自由和快乐,早已传递给球场内外的每一个人。

如今,新一届佛山三水“西甲”鸣哨在即,参赛队伍有20多支,并首次出现港澳、深圳等地的劲旅,赛事更是从15天延长至整整两个月,其间将联动啤酒节、非遗文化活动等。

对这座城市来说,赛事将带来巨大的人气与流量;对球员来说,享受的是赴“西甲”之约的过程;对球迷来说,不变的是赛事的草根性与烟火气,以及足球带来的自由和快乐;对三水来说,需要思考的是它到底能带来什么,又留下什么。

2022年8月27日,三水区“广电5G·建设银行杯”第十六届足球联赛决赛在三水人民体育场举行。

每年佛山三水“西甲”足球联赛开赛期间,都会搅动广佛地区草根足球的江湖。各方劲旅云集,竞逐“西甲”之约的最高荣耀——在云秀山下捧杯。

佛山三水“西甲”足球联赛(以下简称“西甲”)肇始于2002年。赛事延续至今已举办十六届,历21年。

这是一项由民间自发举办的11人制足球联赛,因历年都在三水区西南街道举办,加上当时央视开始转播西班牙足球甲级联赛,球迷们希望本土足球也能踢出一流水平,故把赛事称为“西甲”。

在2012年,“西甲”迎来首次改革,不仅吸引了欧洲、巴西等国家的业余球员以及中超、中甲、中乙的退役球员参赛,甚至邀请到中超现役球员,如“佛山中超第一人”、三水籍球员李营健就多次参加“西甲”。

2022年,“西甲”首次火热出圈。当年8月27日晚,“西甲”决赛得到30多家省、市主流媒体及各类网络媒体现场直播、转播,实现全网点击量超1200万次。无法到现场的“西甲”粉丝也通过全区51个户外大屏“露天看球”。这一盛况被央视体育频道《体坛快讯》关注,以《佛山三水“西甲” 当地群众最“火”的足球联赛》对其作了专题报道。“西甲”一跃成为备受全国关注的现象级赛事,知名度堪称足球界的“村BA”。

2022年8月27日,三水区“广电5G·建设银行杯”第十六届足球联赛决赛在三水人民体育场举行,上半场双方多次互有强攻,德芙莱纱业队21号球员正在阻止对方进攻。

2023年初,“西甲”进一步升级,开展“西甲”足球小学组、中学组、成年组、岁月组四级联赛制,让“西甲”覆盖全年龄段,打造全民参与的品牌体育赛事。同年,赛事提档升级,第十七届“西甲”首次上升到全市的高度来举办。

越来越多人把“西甲”视为广佛地区草根足球的天花板,把云秀山视为草根足球的殿堂。而通向这座殿堂的路,每一步都可以看到一座城对足球的热爱和付出。

这种热爱可追溯至1931年,当时三水在西南举办的县运动会第一次出现足球项目,并引发校园足球热。时间来到二十世纪50年代末,尽管当时城区没有体育场,但大家都在西南菜市场踢球,坊间便留下了“早上菜市场,下午足球场”的佳话。

后来,人们开始开挖云秀山,将山下的水坑填平,建造了三水的第一块标准化球场。到二十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这片足球场迎来两次迭代升级,人们通过开挖山体来填高球场和增加座位,最终按照现代足球场标准建造了可容纳万人的观众席。

1985年,前越南国家足球队中锋苏德鹏(右)担任三水县女子足球队教练。/麦国培供图

1984年,升级后的三水人民体育场重新对外开放,时任亚洲足球协会会长的前来参加剪彩仪式并为“肄江杯”足球赛开球。“肄江杯”一办三年,成为当时三水链接海外侨胞的桥梁。而其他大大小小的足球赛也时常在云秀山下举行。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去云秀山睇波”是三水人潮流的娱乐节目。

1984年,三水人民体育场升级后启用,时任亚洲足球协会会长先生为足球赛开球。/麦国培供图

在此基础上,由企业、公社组队参加的三水足球赛蓬勃开展,后来人们追溯“西甲”何来,都认为当时的三水足球赛就是日后“西甲”的前身。

捋清了“西甲”何来,能体味到这一份荣耀与使命之重:越是草根的东西,越是扎根于历史与文化的土壤,越有旺盛的生命力。

云秀山这片赛场来之不易,孕育于云秀山的“西甲”更是来之不易。回望过去21年,“西甲”培育了一批忠诚度极高的“波友”,组建起一支支实力不凡的球队,这是“西甲”对佛山草根足球文化的塑造与阐释。

“西甲”有一种特质,它起于草根,也扎根于草根,却有着让职业球员都为之称羡的氛围。这背后,其实就是现代足球成功发展的基本要素:庞大的足球人员口与深厚的足球文化。这是“西甲”的号召力、生命力所在。

2022年的“西甲”决赛之夜结束后,中国足球名将彭伟国为其点赞:现场气氛绝对不亚于中超!只有厚实的民间足球底蕴作为支撑,中国的职业足球才会有起色。为广东民间足球的生猛点赞!

事实上,拥有“西甲”的三水,一直是省市乃至国家级球员的摇篮,先后走出了李营健、李永佳等中超球员,还有徐荣生、蔡尧辉、周锦堂等人分别进入国奥、国青和国少队。何杏雪、叶诗敏、徐俏勤、高崎更是历史性地进入国家女子足球队。2016年,三水获评为广东省首批足球试点城市(县区)。

得益于此,三水球员传帮带氛围浓厚,而在“西甲”赛场上,球员们踢的是体育竞技,守的是足球情怀。那些因年老、伤病而退下球场的老球员则转变为场边的观众、孩子的启蒙教练,甚至出钱出力组队参赛……这是历届“西甲”竞技水平高、现场氛围好的奥秘所在。

如本地企业家陆永贤出资成立俱乐部来踢“西甲”,其打造的乐民兴体育队是历久不衰的一支“西甲”劲旅。在2022年的第十六届“西甲”赛事中,他率领的乐民兴体育队以上届亚军的原班人马出征,在球迷的期待中以4:2拿下当届赛事首场比赛的胜利。

又如广东红牛维他命饮料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峻,他年轻时下场踢“西甲”,后来自发考取欧足联B级、中国足协D级等教练资格,乐此不疲地助力培养本土青少年足球人才。

还有21岁三水籍中超小将李永佳,他从小就在“西甲”中耳濡目染,并师承20世纪90年代的广东足球名将林友荣,最大的心愿是发扬南派足球。他在中超赛场上的出色表现,被广东足球名嘴谢亮盛赞“有机会成为超级球员”。

这样的例子还很多,他们的故事足以构筑成一个关于“西甲”的江湖。这个江湖的种种掌故一直为人们所乐道,最后支撑起一个个烟火气与人情味兼具的草根足球传奇。

这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人物要数现年67岁的三水区足协主席黄志坚。年轻的时候,黄志坚在场上踢球,曾经代表佛山出征省运会并打进四个点球;退役后,他成了云秀山下的足球教练和裁判;退休后,他成了“西甲”的勤务员、解说员。

1984 年,三水人民体育场改造提升后,当时的三水足球队在此比赛并获奖。(前排中间者为黄志坚)。资料图片

如今的他,不再在“西甲”江湖上纵横驰骋,但是他依然守护着这片足球的净土。他给记者分享了这么一个故事:“我曾遇到一名年近40岁的中年人。他跟我说,他年轻时踢过‘西甲 ’,现在踢不动了就赞助球队来参赛。其实只要脚踩在草皮上,就很满足、很快乐。”

这铅华洗尽的话,戳中的也许不仅是黄志坚一个人的心弦。要问一个人到了中年、晚年,能有什么使他仍能为之重燃热血和激情,足球恐怕是最佳的答案之一。

这就是“西甲”的魅力。黄志坚在球场上走过数十年风雨,他把足球视为老友,更把足球看作老师,因为它教会了他一个“磨”字:

球员在不断的磨砺中提升个人体力、技术和意志,球队在不断的磨合中打出风格、打出配合,这是一个充满挑战又充满乐趣的过程。

2022年8月24日上午,黄志坚正在给媒体记者们分析西甲半决赛各支球队实力情况。资料图片

三水作为“西甲”发源地,其近百年历史的足球文化支撑着“西甲”行稳致远。而佛山作为“西甲”挺进湾区的后盾,其万亿体量的家底,硬桥硬马的佛山功夫,每一步都自有千钧之力。

今年以来,淄博烧烤、榕江村超等火爆出圈,也催动着佛山寻找“文化+”赋能产业发展的着力点。举全市之力推动“西甲”提档升级,看似水到渠成,实则早有伏笔:佛山在南派足球的发展史上曾占有一席之地,并在当代职业足球发展的赛道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早在1988年,当时佛山市30个企业联盟共同出资组建了佛山市足球基金会,由前国家队队长王杭勤领衔组队成立了佛山足球队。球队首次参加当时的全国乙级联赛就夺得桂冠,跻身翌年全国甲级(B组) 行列。虽然这支球队解散多年,但仍有不少球迷对其南派足球风采念念不忘。

2021年,“佛山首支职业女子足球队”——佛山竞技女子足球队在三水成立,球队在2022年首度出征女乙联赛,2023年进军女甲联赛,一再刷新了佛山女足在女甲、女乙赛场的历史。

这种硬桥硬马的真功夫,铸就了佛山足球守规则、奋力拼搏和笑对成败等美德。广东广播电视台资深体育节目主持人、三水足球宣传大使吴嘉骅认为,这是一种值得提炼的“西甲”精神。

这种真功夫,还促进了“西甲”从足球竞技到足球经济的跨界与跨越。以“西甲”发源地为例,当地政府早于2020年启动“足球+”建设之初,就坚持把足球发展成可持续的事业,打造成城市的特色名片。

其中关键性一步就是拿出面积达90亩的滩涂地,与佛山市威斯汀体育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携手打造足球训练基地。

以此为载体,三水抢滩职业集训、专业办赛的新业态。在职业集训方面,三水每年至少吸引30支省队以上的球队前来参加冬训、春训,今年还承接了男足国家队的集训服务。在专业办赛方面,“2023希望工程·大湾区足球嘉年华”公益活动、中冠联赛广佛赛区部分赛事相继落地。在青训及足球进校园方面,三水鼓励本地足球俱乐部同学校联合培养足球人才,并推出“西甲”青少年组别赛事。

2023年佛山市青少年体育全赛季足球锦标赛暨小会足球比赛在三水威斯汀足球基地举行。资料图片

三水“足球+”建设启动以来,本地酒店、餐饮等行业很快就感受到足球经济所释放的强劲脉动。每年球员、球迷的住宿消费,可为本地酒店业带来2000万至3000万元的营业收入,人气方面年均引流数十万人次。

从过去看现在,通江达海、东西交汇,早已锻造了岭南文化开放包容、务实创新、艰苦奋斗的基因。在岭南文化这片土壤上形成的“西甲”精神更是如此——它的草根属性与开放性都没有界限。它的精彩程度因人而异,像金庸笔下的独孤九剑,遇上秃笔翁,战斗力是一百,遇到任我行,战斗力就飙升到一千。但不管是谁,只要走上这个赛场,都可以找到足球带来的自由和快乐。

21年里,“西甲”完成了从地域性赛事到成为全国性现象级赛事的君子豹变,云秀山也完成了从三水足球摇篮到草根足球殿堂的涅槃。

21年来,“西甲”见证着倾城守护、代代赓续,更迎来了面朝湾区的大舞台,这足以让务实的佛山人相信:“去云秀山踢波”是草根足球的荣耀,“去云秀山睇波”是一座城的独特IP,而荣耀不仅属于云秀山,还属于缔造了“西甲”江湖的这座城。

20世纪七八十年代,由三水本地企业、公社组队参加的足球赛蓬勃发展,被视为佛山三水“西甲”足球联赛的前身。

1984年,升级改造后的三水人民体育场投入使用,可容纳观众15000人。因其位于云秀山下,人们逐渐把球场叫做“云秀山体育场”。

日后,每届“西甲”决赛几乎都在云秀山下举行,故人们把云秀山视为“西甲”的精神图腾。

2002年,“西甲”诞生。其雏形为11人制的三水区足球联赛,由当时的三水区体育局推出,参赛球队以俱乐部形式参赛,首届比赛有16支队伍参赛。

2012年,“西甲”迎来首次改革,主要包括两项重要举措:一是俱乐部允许引入外援,每支参赛队伍都允许上场最多4名非三水籍球员。二是联赛要引入外面的球队。每届赛事至少引入4支外来球队。

2016年,第十三届“西甲”入场观众首次达到10万人次,场均观众6000人,相当于国内中甲职业足球联赛入场观众水平。

2022年,停办三年的“西甲”重燃战火。当年8月27日决赛当晚超万人进场,30多家省、市、区主流媒体及各类网络媒体现场聚焦,实现全网点击量超1200万次。无法到现场的粉丝也通过全区51个户外大屏“露天看球”。

此外,赛事还得到彭伟国等众多中国足球名将点赞,更被网友称为中国草根足球“顶流”。

同年8月29日,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体坛快讯》以《佛山三水“西甲” 当地群众最“火”的足球联赛》作了专题报道。“西甲”乘势出圈。

2023年,三水开展足球高质量发展系列活动,健力宝公司再一次带头出资赞助三水区成立足球发展基金;佛山三水“西甲”足球联赛建立“西甲”足球小学组、中学组、成年组、岁月组四级联赛制,打造全民参与的品牌体育赛事。

8月5日,“健力宝杯”第十七届佛山三水“西甲”足球联赛将正式开波。佛山首次倾全市之力打造“西甲”草根足球文化IP。

留下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